首页 / 政务动态 / 工作要闻
2025年05月03日
来源: 法治日报
字体:
浏览:0

    今年4月,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十二个宪法法律宣传月4月以来,新疆全区律师紧扣弘扬宪法精神,维护宪法权威,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主题,深入机关、校园、牧场、工地……以专业为笔、以情怀为墨,用一场场浸润烟火气的普法实践,将宪法精神书写在群众心间,为法治新疆建设注入鲜活力量。

    筑牢依法行政“压舱石”

    “宪法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法,更是行政机关履职的导航仪。”新疆嘉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媛媛在为伊吾县审计局、发改委、公安局等6家单位的专题普法讲座中,以宪法条文为纲,结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,为百余名公职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。


    新疆嘉峰律师事务所律师开展专题普法讲座。

    她以“行政执法中的权力边界”为切入点,结合典型案例,通过剖析政府信息公开、行政处罚等实务问题,引导公职人员树牢“法无授权不可为”的理念。

    一位参与培训的干部感慨:“宪法精神要内化于心,更要外化于行。这堂课让我们对依法行政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”

    北京大成(乌鲁木齐)律师事务所律师艾依波帕·艾得尔哈孜、古丽努尔·图尔荪为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开展“交通建设管理局2025年宪法知识专题讲座”。她们围绕宪法核心内容,生动阐述了宪法的历史沿革、基本原则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,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等关键要点。

    紧扣领导干部“关键少数”法治能力建设,聚焦行政执法规范化攻坚行动,新疆律师通过专题培训、案例研讨等形式,把宪法宣传贯穿于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全过程,系统提升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的能力,切实筑牢“法无授权不可为,法定职责必须为”的制度根基。

    宪法进万家 织就“同心圆”

    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,新疆律师协会军民权益保障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翟娟将“宪法进万家”活动延伸至居民家中,带着宪法读本和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叩开百姓家门。

    她围坐在居民客厅的茶桌前,结合家庭常见的遗产继承、相邻权纠纷等鲜活案例,手把手教居民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,把专业的法律术语转化为“客厅里的调解课”。

    新疆天娇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敏依托“毡房流动课堂”,为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的牧民们开展宪法宣传,她通过现场解读《宪法知识手册》,讲解宪法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、草场承包权、婚姻家庭等与牧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。同时引导牧民通过“12348法律援助热线”快捷咨询通道,实现法律问题即时解答,推动宪法精神从文本走向生活实践。

    新疆众合律师事务所黄丽律师通过伊宁市绿洲社区打造“伊犁人的奶茶会”,将宪法法律宣传融入到居民日常茶叙场景。居民们手捧热奶茶,在闲话家常中学习民法典,法治知识如奶茶香气般浸润市井生活。


    新疆众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在绿洲社区开展宪法宣传活动。

   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以宪法宣传教育为纽带,深入牧区、村居开展“宪法进万家”,新疆律师们结合宪法、国家安全法,自主设计宣传册,通过“以案说法+民俗互动”模式,用法治实践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激活各族群众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”的法治基因。

    撑起劳动者权益“防护伞”

    “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哪些细节?”“遭遇欠薪如何依法维权?”在乌鲁木齐市龙盛街某工地,新疆仪铭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宁以案释法,为农民工解析劳动合同、工伤赔偿等热点问题,并发放印有法律援助热线的“维权口袋书”。


    新疆仪铭律师事务所律师在龙盛街工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

    工人王师傅表示:“以前觉得法律高高在上,现在明白它是我们讨薪的硬气靠山。”

    穿街过巷的外卖小哥、凌空筑厦的工地人、四处奔波的网约车师傅……以劳动者权益保障为切入点,新疆律师为务工群体量身定制权益保障方案,让宪法精神化作守护民生的坚实盾牌。从规范劳动合同到畅通维权渠道,法治力量正为每一位劳动者撑起遮风挡雨的权益之伞。

    “宪法宣传月”期间,新疆律师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宪法宣传已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,法律条文也褪去艰涩外衣,化作生活场景中的实用指南。

    据不完全统计,4月以来,新疆律师行业开展各类宪法宣传活动450余场,参与活动超47000人,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18000余份。 “沾泥土”“接地气”的宪法法律宣传悄然融入新疆各族群众的日常,实现了从“法律普及”到“法治生活方式”的跨越式发展。

    新疆律师行业将以“宪法宣传月”为契机,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,不断创新方式方法,真正将“宪法种子”播撒在群众心中,为新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律师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