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/ 政务动态 / 工作要闻
2025年11月15日
来源: 石榴云/新疆法治报
字体:
浏览:0

法治,是营商环境的“金名片”,更是区域经济行稳致远的“定盘星”。近年来,新疆司法行政系统立足职能,从制度供给的顶层设计,到执法监督的效能提升,再到法律服务的精准滴灌,多点突破、协同发力,持续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。

“我们的项目落地时,最头疼的就是用地审批,以前要跑好几个部门,政策不统一,材料反复补。”11月2日,新疆某企业项目负责人回忆说,“没想到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出台后,部门衔接顺畅了,材料也精简了,我们少跑3个部门,审批时间缩短一半,项目很快就开工了。”

针对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,司法行政部门推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、口岸经济发展等领域10部法规规章,构建起覆盖市场、政务、要素、开放、法治的“五大环境”制度体系。

在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审修过程中,司法行政部门多次深入企业,通过座谈交流、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。针对经营主体反映的市场竞争不够充分、要素保障不够等问题,在条款中明确规范招商引资,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,从用地、融资、担保等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等内容,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公平的发展环境。

“以前最怕各种检查,不仅要专人陪同,还得反复准备材料,特别影响生产。”昌吉市某装备制造企业的行政主管王某深有感触地说,“现在昌吉推行‘扫码入企’,扫个码就知道检查内容,他们进一次门能查完所有事项,还现场指导整改,结果直接推送,太省心了。”

以规范涉企执法为突破口,新疆司法行政系统出台《自治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》,从规范检查管理、严格检查实施、加强检查监督三个方面细化13项具体措施,有效减少“多头执法”“重复检查”。同时,全面推行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确保执法行为合法规范。

昌吉回族自治州依托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升级,创新推行“扫码入企”模式。企业扫码即可查看事项、提交材料、查询结果;执法人员则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、一次服务到位”。

“遇到合同纠纷,打12348热线10分钟就得到专业解答;办理招投标公证,半天就拿到公证书,效率超出预期。”新疆一家小微企业负责人对公共法律服务赞不绝口。

这样的便捷服务,源于新疆司法行政系统构建的“实体+热线+网络”三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。目前,市县乡村四级12941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。在利企便民领域,“公证减证便民提速”行动成效显著。通过推行“一证一次办”等7项措施,办证效率有效提升。新疆还连续3年开展民营企业“法治体检”,组织专业力量为近万家企业排查化解法律风险3858个。

涉外法律服务方面,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、喀什“法智谷”、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协同发力。累计入驻法律服务机构72家,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935件,仲裁标的超19.5亿元。

今后,新疆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深化法规规章“立改废释”,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,拓展涉外法律服务维度,以更坚实的法治保障、更优质的法律服务,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